close

這幾天看到台灣中學教育上了頭條新聞版
加上有幾位朋友為了小孩教育想要搬離開大都市
心理是有些感想
台灣校園幫派問題其實早在幾十年前我那個年代就有了
只是現在因為手機 網路發達變得更嚴重些

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小孩的教養問題
我以前有一篇文章
父母要以身作則
談的是比較理論的概念
在這裡我想要談的是實際的情形
也比較一下美國跟台灣的教養差異


不只是台灣校園裡學生會販毒
美國高中裡也是有這樣的問題
而且是不管好學區或是爛學區都有
美國高中生濫用藥物跟毒品的很多
我鎮上的警察局都會定期邀請國中以上的父母參加說明會
要求父母要多注意小孩行為
因為美國青少年濫用藥物跟毒品情形太嚴重了

去年還有一位在教育界的
華人跟我說
千萬不要以為在美國華裔的青少年都很乖 不會出問題
她有一陣子時常被鄰近的警察局跟學校單位請去協調跟甚至當保人
因為這些警察不了解或是無法跟華裔家長溝通
只好請她幫忙
她說許多華裔家長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
以為吸毒 酗酒 性氾濫不會出現在自己小孩身上
結果父母以為上了高中的小孩可以合法獨自住在家裡
夫妻兩個就回國探親 外出旅遊或是一起出差

結果小孩呼朋引伴
找了一堆同學來作伴
有些人就偷偷帶酒 香煙 大麻 異性朋友到家裡過夜
在美國小孩可以十六歲就開車
有些門禁不嚴的家庭或是根本不管小孩
小孩就在外面或是別人家裡遊蕩到半夜
一堆青少年夜裡大聲喧嘩的結果
鄰居當然打電話報警
警察一來 發現都是青少年 又有酒 香煙 甚至大麻或是毒品
就通通帶回警察局做筆錄
這樣不只小孩子人生有污點紀錄
屋主也有連帶的法律責任
有些小孩未婚懷孕
弄得上雙方家長上警察局跟法院

那位朋友要我呼籲所有的華人
在美國就算自己小孩乖
也要隨時注意他們交往的朋友
青少年容易受到朋友影響
大家有機會去看看一部很寫實的電影
Traffic
描寫美國緝毒局長自己小孩如何染上吸毒的

美國毒品氾濫非常嚴重
世界各國生產的毒品大多流入美國
世界各國生產的毒品大多流入美國
本州的愛迪生學區住有很多華人跟印度人
前幾個月
警方才破獲幾個學校職員賣毒品跟藥物給學生
其中一位職員還是退休警察局長的兒子
我真的是不知道這位警察局長平時是怎麼教育自己小孩的

在美國沒有車就相當於沒有腳
所以郊區的青少年比較不容易集結在一起
加上一般美國人大都單打獨鬥
郊區是比較沒有幫派問題
不過在美國的大都市裡也是幫派林立
尤其是亞洲人多的地方
社區跟校園裡面也是問題重重
就像在台灣
因為不需要父母的接送
青少年容易透過坐公車 地鐵 甚至騎摩托車去集結

此外許多美國家庭裡面都有槍械
這些年來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高中生拿槍到學校槍殺同學跟老師
許多中下等的高中學區大門都設有金屬探測器
任何人都需要經過掃描才能進入學校
美國的學校除了消防演習之外
還有所謂 Lock Down (鎖門)演習
一旦發現有人帶武器 警報響起
所有學生跟教職員都必須趕快鎖門
不能離開教室

美國的中小學休息時間非常的短
還要跑教室
比較沒有機會聚在一起作怪
但是想要買藥的人還是知道門路
一些朋友小孩都說
其實學生都知道要跟哪些人買藥
在學校裡大家也都知道是哪些人在吃藥
我是很納悶學校為什麼不抓他們或是抓不到他們

因為有問題的學校不只一間
我的聯合高中學區去年暑假才通過
要在六所高中裡隨機抽樣學生做藥物檢查
一但尿液檢查出來有吃藥反應
就要嚴重處罰
但是這個規定被一些家長挑戰
說是違反人權
到現在爭議還沒有個結論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來到美國
美國學校就是安全的地方
有些台灣父母想說把小孩送到國外
換個環境 斷絕壞朋友的聯繫
可是又不能或是不願意長期在美國陪著小孩
這樣做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

基本上
我覺得小孩會學壞
絕大多數是父母的責任
有些父母忙於事業上班賺錢
或是因為各種理由無法常在家裡陪小孩
就算在家裡也只顧著看電視 打電動 不關心小孩
長期疏忽觀察小孩的行為
從小如果不培養跟小孩在一起的時間
不陪他們一起做功課
不陪小孩參加課外或是娛樂活動
不常全家外出旅行 哪怕是一天的短距離
等小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
才想要開始跟小孩接近
這時候已經遲了

在美國我可以觀察到華人父母管教小孩比較嚴格
對於品行跟學術課業要求比較多
這是很好的事情
這些年來我們常帶小孩子到 YMCA 游泳
我對美國一般青少年的舉止實在是不敢恭維
粗俗 粗魯 不管週遭的人 不愛惜公物
我時常當場藉機教育兒子 
我當然是用中文說
告誡他絕對不可像他們那樣
我所在的地方還是所謂的好區
YMCA裡絕大多數都是白人
實在無法想像爛區是什麼情形

在這種所謂好區
不只是華人父母做牛做馬
一般的美國人 也是如此 
這裡的白人父母也分很多種
不同的種族對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他們對小孩子期望也都是很高
我在 
1/15 - 1/17/2010 童子軍冬天露營 文章裡提到
兒子去年換了童子軍隊
就是因為有些新加入的父母不滿原來隊的管理方式
讓他們無法有影響力
所以決定集體出走
我們也算是新的成員也跟著捲入而換隊

雖然許多美國人對於小孩的學術課業不像華人要求那樣高
但是他們重視別的
像是有些重視童子軍的 父母就非常的投入擔任幹部
這樣可以左右童子軍隊的活動內容
有些人重視打棒球 網球 籃球的 游泳 等運動
父母都要開車載著小孩到處跑參加練習跟比賽
我知道有些父母還要
開車跨州來回一兩千公里
載小孩的隊到處比賽奔跑
這些父母期待他們小孩能在高中或大學時打入校隊
將來對於申請大學時有很大的幫助
甚至成為職業運動員

在美國每個家庭重視的領域不同
不能絕對說哪種選擇是好或是不好
但是只要是重視小孩教育的 (教育不一定是唸書)
每個父母的要求都不少
所謂的要求不一定是品行跟學術課業
而是平時訓練的投入時間

美國的大學除了課業之外
很重視課外活動
不論是體育 棋藝 團康 知識性等等
如果參加校隊得過大獎
那申請到好大學跟獎學金的機會就很大
那怕是課業成績唸的普通
這些大學當然不是長春騰名校大學
因為能申請到這些名校學校幾乎什麼都要很好

許多朋友在美國都常說
小孩子長大了都不跟他們出去玩
我心理想 父母自己也都不常出去玩
整天在家裡看電視 打電動
怎麼能要求小孩會喜歡跟他們出去玩呢

帶小孩出去玩要有訣竅
孩子小在六歲上學以前
不需要花大錢去玩
公園 百貨公司等免費地方
其實對這樣年紀的小孩子來說已經足夠
陪他們看新鮮的事物
花時間解釋給他們聽 機會教育是比較重要

在小孩六歲到十歲之間
他們有些知識 有些理解能力
要帶他們到處走 體驗不同的環境
我說的不一定是要出國花大錢
而是看博物館  自然景觀  各種表演
要讓小孩子去親身體驗所學到的知識
父母在一旁趁機跟小孩一起了解他們學到的知識
在小孩十歲到上大學前
要讓小孩學會規劃旅遊
父母從旁指導跟分享經驗
這樣小孩子才會覺得有參與感

等小孩上了大學
父母就別期待小孩會常跟自己出去玩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朋友 甚至有男女朋友
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哪怕只是公車 或是捷運
其實父母也不應該要這種大小孩常待在父母身旁
十八歲以後的人應該要學習獨當一面
將來才能在社會上跟別人競爭
上了大學
就是應該要去交男女朋友
去參與社團 要學著去打工
甚至學會籌畫出國旅遊或唸書

這時候的父母應該要開始學著過小孩子不在身邊的日子
要趁機重新培養只有兩人生活的感情
開始構築跟建立將來退休的模式
從小孩子上了大學不住在家裡之後
小孩子其實已經展翅飛翔
他們已經在外開始建築屬於他們自己的家
父母的家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只是旅館
放假偶爾回來住而已

所以想想看距離小孩把家當作旅館還有多少年
是不是應該多珍惜跟小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多珍惜跟小孩之間的感情
而不要逼迫小孩去追求父母以前沒有做到的心願

雖然我
上工作地點離家很遠
這些年來上班之餘也忙於中文學校相關的事情
但是兒子的童子軍每週的活動我幾乎每次都參加
兩個小孩子在學校的表演 跟老師談話時間我也一定趕到
他們朋友的生日會 除非不允許父母留下
否則我一定是全程參與

為了了解女兒升高中的事情
我參加了三所她可能去唸的學校
給父母跟學生的開放日跟新生訓練
再花時間跟朋友談 了解這些學校的特性
只能說我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陪著跟關心小孩子
當然
做這麼多必須讓小孩知道為了什麼
父母為了他們是花了無數的心血
還要教育他們
這樣做的目的因為知識跟權益只有自己主動去抓才會有的
我可以不用趕著下班去參加這些
但是我就沒有第一手的資料去跟小孩分析與討論

我跟所有的人都一樣只有24小時
但我是如何做到能這樣陪小孩子
道理就是我不在小孩上床前看電視
正確的說我幾乎不看電視
一個月看不到一個小時的電視
兒子說我這樣講是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我會在早上幫他們洗眼鏡跟上廁所時看氣象 CNN跟財經新聞
我跟兒子說這叫做充分利用時間

中文學校的事情忙累了就去洗碗或是作家事當作休息
然後再回到電腦寫部落格或是中文學校的事情
我一個星期花在中文學校上起碼三十個小時
忙的時候甚至四十多小時
時間就是這樣擠出來的

在怎麼忙
我跟老婆都會陪著小孩一起看中文卡通跟好的電影
這是他們學習中文跟娛樂的時間
一邊看一邊跟他們解釋一些道理
天氣好時我們全家會盡量在社區裡散步 騎腳踏車
然後一起去游泳
總之全家在一起活動是我的基本原則

利用去年感恩節假期
專程開車三個多小時
帶著全家到巴爾的摩郊區醫院去探望中文學校的老師跟家人
她兒子因為特殊手術而住在那裡
去看他們
不只是因為我是中文學校校長
更因為這位老師去年曾擔任過女兒七年級的中文老師
我以中國人傳統的尊師重道觀念來教育小孩
我跟小孩說這不是說說而已
而是必須身體力行

我也順道安排去參觀巴爾的摩的職業棒球場
讓小孩知道如何充分利用空檔去享受樂趣
我的原則就是能一舉數得是最好的
當晚
兒子還跟另外一位去探訪的羅格斯大學教授談的不亦樂乎
兩個人之間許多精采跟無俚頭的對答
讓大家笑翻了
在嚴肅之外也兩個小孩也感覺到一些趣味

不管大人或是小孩的人生都只有一次
父母不應該只顧自己或是一切只為小孩
不論是老中老外
對於小孩子的期望跟付出都很大
但是華人的父母付出有時候是嚴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
我在
父母不要成為孩子的累贅 這一篇文章裡提到
有些人為了栽培小孩 讓小孩上好大學跟創業
自己平常一味的以小孩子為中心
沒有自己的興趣 生活圈
甚至連退休的老本都拿出來給小孩
然後等老了以後什麼也沒有
沒有朋友圈 沒有興趣可以打發日子
更沒有錢可以過日子
變成小孩子的累贅
這在美國將會是一件很慘的事情

如果從孩子小時後就沒有培養好親子感情
一味的只讓小孩為了自私自利而唸書
不培養小孩關心家人 關心環境 體諒別人的心
我奉勸這些父母要早一點做好老了以後要孤獨過日子的打算
因為等小孩長大後
一定躲著父母遠遠的

隨著小孩年紀的長大
父母的心態 教導跟陪伴方式要有所調整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一直不變的套用在所有的階段

女兒打從去年暑假就想要參加美國歷史日 (National History Day,NHD)的競賽作品
最近加上其他許多課業
這一個星期好幾天都熬夜到十一點多才去睡
星期四晚上甚至到十二點半多
但是隔天仍舊要六點半起床

身為父母
看到她這種情形
不免唸她幾句
這競賽明明去年就知道一月底要繳交
為什麼會拖到最後一天還在趕
雖然我家裡沒有電動玩具 兩個小孩也不看一般電視
所以他們並沒有把時間浪費掉
我知道因為他們還是小孩子
難免有時候會什麼都想要參加
不管是同學間好玩的或是學校的活動
也難免東摸西摸的

我跟女兒說要知道事情的優先順序
跟如何做好時間管理都很重要
不要什麼都想做 可是都沒有做好
這些也都是父母要陪著跟教導小孩
小孩的成長是一點一滴累積的
不是一蹴可幾的
沒有捷徑跟特效藥

小孩子小的時候
多數父母注意的是外表能看到的事情
不管是看電視 課業 活動 等等
等小孩子到了青少年後
父母才注意到他們的心理跟交友狀況
可是如果沒有從小陪著小孩一起長大
很少有青少年會主動吐露內心在想什麼
更別提會去談他們朋友的情形

有些父母喜歡用鼓勵跟愛的教育方式
不會去批評小孩子
我不認為這樣子的方式是絕對的好
我總是覺得不要給小孩子在同一種模式下成長比較好
鼓勵 責罵 挑戰應該要並行
當然毒打一頓或是會嚴重傷害小孩自尊的管教都是絕對不應該的
我更不認同父母有一個要固定扮黑臉 
另外一個要扮白臉
父母兩個應該要呈現自然的多面給小孩子
喜怒哀樂都應跟小孩子分享
工作或是家裡的好事壞事也應該要跟小孩子分享
小孩在不同的年紀 父母要用不同的方式跟程度溝通

現代社會裡充滿各式各樣的人
誰知道將來工作會遇到什麼樣的老闆跟同事
如果不給小孩子體會不同的管教方式
將來小孩如何適應

在這裡談了這麼多小孩教養的想法
也不代表說我一定都做到跟做的很好
但總是希望自己跟小孩都能過的快樂
我跟小孩子們常說
天下沒有什麼事 沒有什麼人是完美的
包括我們當父母的
凡事只要盡力就好

我想小孩教養也是如此


==========

美研究 孩子適度打罵較成器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10.01.05 04:02 am
 

現代爸媽講究愛的教育,捨不得體罰孩子。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小孩不打確實不成器,曾被適度體罰的孩子比從未被爸媽修理過的更可能成功、快樂。體罰的時機很重要,6歲前受體罰有正面效果,超過6歲則易有負面影響。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密西根喀爾文學院心理學教授鈞諾訪談2600人的體罰經驗,並以他們的受罰情形和行為做比較,行為包括課業表現、對未來是否樂觀、有無反社會行為、暴力和憂鬱症等。


鈞諾發現,這2600人中,只在2歲到6歲間被爸媽修理過的青少年,在所有正面指標的表現都最好。7歲到11歲間還被體罰過的青少年較容易有負面行為,但較可能學業成績過人。君諾表示,從以上結果看來,「不要體罰孩子的說法站不住腳」。


英國心理學家西格曼(Aric Sigman)認為,體罰必須由疼愛孩子的父母明智審慎為之,「應該要教導做爸媽的,明智的體罰和痛打孩子是有區別的」。

==========================

「我的小孩很乖……」 家長多鴕鳥心態 懵懂古惑仔 混求成就感

  • 2010-01-26
  • 中國時報
  • 【蕭博文、林郁平/台北報導】

      「會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通常是因為在家庭、學校、課業等方面無法獲得認同,而誤以為加入幫派後,才可獲得成就感導致」。北市少年隊長許正道有感而發地 說,家庭、學校、警方三方面,都應該幫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付出多些關懷,而不是見到子女涉案才大聲喊冤,總還以為自己的小孩是「乖寶寶」。


     少年隊近日偵辦黑道入侵校園案發現,常有少年犯的父母被通知到警局後,第一句話就是「怎麼可能?我的小孩很乖、一定是被冤枉的!」員警總是暗自嘆息,因為這些少年學壞,都有蛛絲馬跡,家長不是疏於照顧,就是過於溺愛、故意視而不見。


     這次落網的一位少年,在警局大庭廣眾下,用鄙俗的字眼罵父母,當初為何貪圖痛快生下他,父母在一旁不斷流淚,還不斷向他道歉,讓警員當場傻眼。


     這群涉案的青少年,課業都不是很好,這讓他們一直感受不到成就感,所以在同儕的拉攏下,就加入幫會、尋求溫暖,一夥人平時聚集在堂口打牌、聊天打屁,心想沒錢跟著大哥,至少可混口飯吃、餓不死。


     警方表示,以往黑幫吸收學生加入,大多擔任最底層的造勢工作,參加公祭或幫派聚會時負責壯聲勢,這些學生鮮少參加實際的幫內事務。但現 在,幫派組織以「傳銷方式」經營,讓帶頭學生擔任幫內幹部,開設分堂或分會,然後在校園內吸收新成員,將學校搞成一個小型的幫會組織。


     而這些被派駐校園的黑幫幹部,會帶頭販售毒品牟取暴利,除了上繳幫派大哥外,也做為擴充自己分堂或分會的經費。


     檢警發現,幫派分子越來越囂張,除了開設簽賭站外,更逼迫學生簽賭,還不出錢甚至每天在校內「站崗」討債,讓學生被逼向家長要錢還債,甚至嚇得不敢上學。


     警方指出,吸收下線簽賭可得獎金、暴力討債可以分紅,一個月收入十萬元的古惑仔大有人在,這群嫌犯在校園出手闊綽、結群成黨,其他學生看 到都得讓步三分。到汽車旅館、KTV辦轟趴,與大哥去酒店狂歡,看似精彩、奢華的生活,讓缺乏溫暖與信心的青少年,稍一不慎就陷黑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 usa 的頭像
    Taiwan usa

    浮雲遊子的部落格

    Taiwan 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