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台灣人自己已經夠苦了
這種邦交國不要也罷
該斷的就斷吧
中國時報 2008.04.13
迎扁 尼國總統:陳戰友送錢來
郭篤為/拉丁美洲
▲登機前尼加拉瓜外長緊摟著陳水扁總統。(郭篤為攝)
2007年元月11日近午, 我提前趕到尼加拉瓜首都機場二樓的貴賓室內,等候參加新總統丹尼爾.奧蒂嘉就職儀式的中華民國祝賀團踏上歸途。紅地毯一端停機坪上的華航專機已昇火待發,攝氏33度烈日下手舉兩國國旗的僑胞代表和專程請來的小學生揮汗如雨,等著歡送遠道而來的台灣貴賓。
陳水扁一行車隊還在途中,新外長薩姆爾.桑托斯一腳踏入貴賓室,就從口袋中掏出磁碟交給秘書交代:「改好印出來,通知他們我們準備好和他們簽約。」原本直接開到紅地毯前的禮車,臨時改變方向駛向貴賓室下的出口。
捨大門而由側門上樓的陳水扁總統和外長黃志芳一行進入貴賓室時,工作人員在站立等候的總統和兩位外長面前擺上小茶几,隨後黃志芳和桑托斯簽署了兩國合作備忘錄。
馬英九政府即將執政,就任後概括承受民進黨政府在拉丁美洲的爛尾外交承諾。尼加拉瓜強索不樂之捐的後遺症無疑將繼續在邦交國間併發。新政府會不會繼續迷失在數字迷思中?
桑托斯曾毫不忌諱的點出,尼加拉瓜如在2008年3月總統大選前夕與中華民國斷交,對選情可能造成的衝擊,當然在總統交接前斷交,台灣也不會好看。
在野期間長期負責桑解陣與中國共產黨「黨對黨」聯繫的桑托斯,在向陳水扁發出奧蒂嘉就職典禮邀請函前,已向北京開出涵蓋各層面重建的清單,作為與台灣斷交的條件。當時北京研判以多年黨對黨老關係,建交已經水到渠成,沒料到尼方提出一任5年期間發展農業、解決電力短缺和長期缺糧合作高達5億美元援助,無異「長期包養」,只有拱手讓給台灣。
奧蒂嘉就職前夕陳水扁到訪,下機後隨即被綁架似的帶到車程2小時的山區老革命基地瑪塔嘉帕,向數以千計貧困農民炫耀送上門的「空白支票簿」。現場轉播演說中,奧蒂嘉經典的「陳戰友送錢來」引發強烈回響,不得不陪笑臉的陳水扁,就這樣栽進老革命的陷阱。
台北國安局高層官員在奧蒂嘉當選後「厚禮」相見,緊接著外交部次長侯清山、參謀總長李天羽分頭探訪,做出多方承諾後,阿扁的邀請函終於到手。
奧蒂嘉就職典禮入場券,對飽受國內執政危機難解的陳水扁來說,不僅是在外放話「外銷轉內銷」的良機,更確保了邦交國數字。
發現台灣沒牌可打的奧蒂嘉,拿手的心戰應用在台灣真是得心應手。正當阿扁準備與中美洲及當地台商代表晚宴時,突然接到奧蒂嘉在短時間內會見的通知,匆忙拍完照後趕往桑定總部。據隨行人員事後私下轉述,當時全團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奧蒂嘉會耍甚麼花招。
陳水扁一行才坐定,奧蒂嘉簡短歡迎後,在全國轉播下,開門見山的表明「我們是貧困國家,亟需國際援助」,代表團臉上擠出笑容,要錢不斷交就好辦了。隨後兩天裡,桑托斯外長除了把向北京開出的價碼照搬過來,還要台灣解決每天長達8小時分區停電、解決普遍飢荒、修建綜合醫院教室,甚至連軍隊制服、通訊設備和外交部經費等一長串「合作」項目。
陳水扁被隨行記者問及尼加拉瓜維持與台灣邦交是否有條件或價碼時,故作清高的表示:「沒有條件,誠意很重要」,還補上一句:「不要甚麼都想到錢。」這不僅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就連佔尼加拉瓜五成四人口的滿街文盲聽了都會笑出聲來。
當時公然否認,甚至以拒絕讓我參加採訪好隱瞞的項目和數字,14個月後的今天都一一浮現。其中包括:水力發電計畫外的3千萬美元(9億8千萬台幣)氣渦輪發電機、經由「中美洲銀行」可能一去不回的6千8百萬美元(二十億台幣)綜合醫院,「包養」貧民一年的5千3百公噸大米、1千8百萬台幣的軍隊制服…,數字已經喚不回台灣自尊。
如果這明擺著只擔保捧場到「322大選」或最多「520就職」的交易還不過癮,上周我國大使吳進木在台灣捐贈的外交部大樓裡捐贈另一筆「改善行政效率」的50萬美元(1千5百10萬台幣)支票時,謙卑的表示該款項「只是一顆砂子」。這顆對外交部來說不起眼的砂子,在台灣可以買到20萬個國民便當,更不要提過去一年間丟到尼加拉瓜的「善款」可以養活台灣數十萬名低收入戶了。
馬英九新政府將在五周後就職,新政府如何面對接下來的邦交挑戰,兩岸如何拋下外交「零和遊戲」覆轍走向現實,正考驗雙方智慧。
============================
天啊
平均二百多人就可分配到一台台灣贈送的電腦
花一百多億台幣幫人家蓋發電廠
不知道台灣那些因為沒有教育經費被裁掉的學校有何感想
如果這一百多億能維持有三年的外交 我想就很偷笑了
這跟丟到水裡結果是一樣的
只為了一個總統出國風光
卻苦了多少台灣人
為什麼台灣政府不把這些錢拿去鼓勵台灣學生出國留學
讓台灣學生擴大視野 學習國外新的知識呢
也把台灣好的一面推廣到世界各地呢
然後有計劃的幫助世界各地的留學生跟華僑幫台灣做國民外交呢
這才是真的對台灣好
=======================================
2007.08.24
援宏「大放送」 我愁友邦比價
林淑玲、郭篤為/新聞幕後
陳水扁廿一日抵達宏國後,隨即與宏國總統賽拉亞進行多次晤談,相較於我方低調避談金援細節,宏國總統賽拉亞則侃侃而談,把向台灣爭取到金援做為重要政績表現。我方將協助宏國興建總經費達三億美元,相當於百億新台幣的水力電廠,也是賽拉亞在總統府親口向外界宣布。
賽拉亞把金援當政績
廿一日晚上,台宏元首在總統府簽署「互免外交及公務護照簽證協定」後,兩人原本要共同召開記者會,但文件簽完,宏國總統興沖沖向台下宏國政要宣布一連串台灣援助計畫後沒多久,官方就宣布記者會取消。官員的說法是延到廿二日再開。
廿二日,陳水扁再與宏國總統連袂到當地一所ICVC中學見證我方援助的電腦學習計畫,我方同意提供四百萬美元贈款,五百萬美元低利貸款,將送給宏國三萬台電腦、三千所電腦教室,訓練一萬五千名教師。以宏國七百卅萬人口計算,平均二百多人就可分配到一台台灣贈送的電腦,宛如「聖誕老人」般的陳水扁受到熱烈歡迎。
聯合記者會兩度取消
根據原訂行程,接下來,台宏兩國總統隨即要在電腦教室旁大廳舉行聯合記者會。時間一到,這場記者會又臨時取消,宏國媒體被告知,陳總統因國內有事要趕回飯店聽電話(但當時台灣為清晨六點),國內媒體則被告知「記者會明天再開!」
連續兩場記者會取消,相關人士透露,宏國總統主動、積極宣布台灣金援計畫,給我方很大壓力。尤其中美洲元首高峰會議開幕在即,且陳總統接下去還要訪問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兩國,友邦間的比價效應,讓我方非常頭痛。
江慧真/特稿
扁最後一趟中美洲行,才第一站,就陷入了團團的金援迷雲。
可以預見,走完宏薩尼三國後,整個國際焦點,絕非扁的國際貢獻,而是周而復始落入千篇一律的循環:當地媒體競相報導價碼、友邦政敵相互攻擊金援、其他眼紅國家拉高籌碼、我方澄清絕對沒有送錢!
元首出訪每每落得這樣的結果,外交部上上下下當然很苦惱。問題是,總統、外長耗盡心神體力拚外交,老換得白忙一場的最大關鍵,絕非「金援外交」不能做,而在八年來外交政策的空洞化和捉襟見肘。
國民黨執政,綠批凱子外交;民進黨執政,藍也罵支票外交。罵來罵去,三十年了,國際局勢早已豬羊變色,但台灣的外交本質,還是不脫送錢買保險。始終沒有痛定思痛脫離選票考量,打造一個台灣長期行得通的外交戰略。
七年多來,高層拚外交的模式,從正副元首到閣揆外長,不外乎是送公共建設、蓋學校醫院、買電腦科技、造工業園區,到近年來的投資天然油礦物產;過去重金「投資」總統候選人的慣例,因行賄醜聞不斷爆發,轉而變成援贈計畫任期制,等於幫友邦當政者買保單。
但是多年外交動盪下來的經驗應證,公共建設、學校醫院已無法滿足經濟起飛的友邦需求;電腦科技往往治標不治本,產業結構不改就難有效運行;掛保證的工業園區,也因台商算盤一撥再撥很難划算,而往往胎死腹中。至於這一兩年來加強發展的「石油、天然氣、水力電力」BOT案,只要中國威脅利誘,往往擋不住當政者的現實考量。
於是,在投資報酬率的考量下,外交援助無法長期周延,只能像「切香腸」一樣,先算準短期目標,就往預算大餅一刀切下;能吃飽一天,就撐過一天。
金援外交不是罪惡,但在超過一甲子交情的哥斯大黎加轉向之後,真要想想:錢,真的買得了國際友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