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面轉貼了一篇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的報導

蔣偉寧教育部長講的一點也沒錯
真正的情形是台灣在海外的實際狀況比他講的嚴重許多
台灣的官員跟立委應該要多到海外跟僑胞會談
才能真正了解問題的所在

美國跟歐洲各種大學裡這十年來,  沒有幾個台灣來的教授加入
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卻以上百成千的人數增加
世界各地中小學的中文課程
紛紛以中國大陸的簡體字跟漢語拼音為主
世界各地政府的華人政治人物, 顧問跟委員,  也都逐漸以大陸人為主

五六年前我曾經寫了一篇 台灣留美人數減少對台灣的影響
就不在這裡重複討論

我這一兩年不論是工作或是擔任各種義工職位
時常有機會到外面開會
對於這情形的惡化有非常深刻的體驗

各種場所看不到幾個新來的台灣家庭
接觸到的台灣家庭大多已經來美國一二十年以上
年輕一代的華人幾乎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家庭
各地台灣系統的中文學校現在都嚴重缺乏台灣家庭擔任幹部
我有時會懷疑再過五或十年
台灣的中文學校系統如何能生存下去

就算仍然存在, 恐怕心也不是向著台灣
加州跟紐約州已經有幾所歷史悠久的台灣中文學校
這幾年都變成以大陸人為主, 靠向中國大陸

台灣在海外的僑教跟僑務如何永續經營將面臨嚴重的挑戰
這恐怕比台灣在海外人才減少的問題更嚴重
台灣政府必須嚴肅重視這情形

有些人在網路說人才留在台灣不是比較好
這是很狹隘的觀點
要了解到台灣很小, 缺乏資源,  經濟都是靠外貿
過去經濟能好是許多海內外華人一起努力的結果
海外的華人, 不管是來自台灣, 香港, 或是其他地方
過去都曾大力幫助台灣 以及對抗中共在外交上的打壓

台灣這些年少子化越來越嚴重
而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五十多歲以上的家庭返回台灣落葉歸根
在海外的台灣人將更少,  能幫台灣發聲的團體也將隨之減少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  越來越多國家需要中國經濟援助
整個局勢向中國大陸傾斜將是無法避免

台灣的政治人物必須開放心胸跟中國大陸談合作
就算不想跟共產黨談,  也要積極的跟大陸在海內外的民間人士談
跟不同團體跟人士建立各種夥伴關係

就像美國跟各國的執政黨或是反對黨都會建立關係
不管是哪個黨執政, 美國都有人脈可以接觸跟影響政策
這一兩年來大陸對台政策也是如此彈性
這是台灣各政黨政治人物應該要學習的,  不能再自我設限
等哪一天中國在政治上開始改革或社會有重大的變化
才能掌握大陸情勢發展, 最出最有利台灣的判斷


======================

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 2012-05-10 01:14
  • 中國時報
  • 【林志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日表示,他之前到美國加州訪問時發現,當地八所世界知名大學中,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很少有來自台灣的學者,顯示我國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學者也擔心,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難以承擔大任,衝擊國家競爭力。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早期很多台灣學生出國留學,成為我國各領域的海外人才庫。但蔣偉寧發現,美國加州八所知名大學的年輕教授中,幾乎看不到台灣人,「海外人才庫空了」,國家發展會遇到困難。




     他說,最近會找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人討論,預計明年四月底前,提出「人才培育白皮書」,為人才問題提出對策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美國許多大學的系主任、院長很多是大陸人,少見台灣人。最近還出現一種現象,台灣學生到美國讀大學,指導教授竟然是大陸學者。




     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表示,台灣科學園區和高科技產業,靠著當年儲存在海外的人才返國服務而發展出來。但矛盾的是,高科技產業的工作機會及相對較高的待遇,吸引台灣年輕學子畢業後爭相進入工作,出國留學的人反而少了。




     葉銘泉說,清大及交大一大堆畢業生到科學園區工作,但高科技公司真正高階職位都是具國際經驗者擔任,一路都在台灣求學的人受限於經歷及語言,很難在國際化的公司被委以重任。




     「雖說科技不分國界,但年輕人如果一直只待在台灣,難以掌握國際潮流。」葉銘泉說,台灣教育培育的碩博士一定要找機會出國歷練,以補強不足,一旦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國際性人才時,就可派上用場。




     台大研發長陳基旺表示,二、三十年前,國內大學師資及設備不好,所以年輕人要出國留學。近年台灣高等教育的水準提升了,學生願意留在台灣讀碩、博士,也不是壞事。




     但他也說,最近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時,確實比較少看到台灣的年輕學者,是一大隱憂。台大鼓勵年輕博士不要一直待在台灣,有機會就到國外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或擔任助理教授,有了國際經驗,未來發展空間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 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