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教授說的大致沒錯,但他對於美國常得諾貝爾獎的說法根本錯誤的。

中國跟台灣少有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動亂跟國家貧窮造成的另一個原因是諾貝爾獎是以西方的科學文明為標準

除了早期之外近代諾貝爾獎通常頒給一、二十年前研究的結果,而不是給幾年內的研究因為理論跟結果需要時間跟很多團隊的驗證,確認沒問題跟真的有重大貢獻

美國本土除了獨立戰爭(1775-1783)跟一次內戰(1861-1865)之外,就沒有大規模動亂,這一百多年來,美國得天獨厚的能平穩發展經濟、教育跟研究,居住環境好吸引許多優秀的移民,這才是美國能培養出很多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

試想,一個再怎麼聰明的人一天到晚都吃不飽,逃命、混口飯吃都來不急了,哪有時間想什麼研究,學校要到處搬遷躲動亂、請不到好老師,如何能辦好教育,國家窮時哪來的錢補助學校、買設備、提供好的環境呢?

現代科學是這兩百多年來由歐洲開始,傳到美國這一百年來成為全盛時期回顧近一百年來台灣跟中國本土發生什麼事情?

中國被外國入侵多次、以十年國家歲收賠償鉅款給八國聯軍,然後十一次革命推翻滿清、軍閥割據、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次國共內戰,在中國土地上連續近百年的大規模戰亂。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爆發各種反抗、二戰期間美國持續轟炸台灣、戰後的228 事件、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在這小島上一百年來也發生多次的大規模動亂。

在這樣戰亂時期,人都活不下去了,談什麼教育、說什麼諾貝爾獎,有意義嗎?

這四、五十年來,中國在文化大革命後才改革開放,台灣靠著美援發展經濟,國家終於有休息的片刻發展西方式的中小學教育,以簡陋的設備跟師資,在短短的三十年內,中國跟台灣中學生平均程度超過富裕的美國,這十多年來美國大學的科學領域研究生幾乎都是亞洲人,這不正代表美國教育方式不行嗎?

幾位諾貝爾得獎的華裔都是在台灣跟中國接受基礎教育甚至大學後才來美國唸研究所定居做研究而得獎這也表示台灣跟中國的基礎教育做的好

實際上,美國能培養出諾貝爾獎的大學也是極少數那幾所,可以參考以下連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by_university_affiliation

佔全美4000多所大學中的不到1%而且大多是私立學校,因為這些學校超級有錢,哈佛有資產320億美金,2013年學校預算是42億美金,相當於1260億台幣,史丹佛一年的預算是48億美金,相當於1440億台幣 ,台灣教育部一整年的預算也不過1920億,怎麼比呢?

做研究需要大筆的經費需要一個很好的團隊包括職員研究生跟博士後研究,要有好的待遇才能招到好的人才,這些通常要好多年持續上千萬美金的預算

三十年前的台灣跟中國都沒錢買設備,西方的博士制度也是近二十年才設立,在沒錢沒人沒設備沒有一個好的團隊的情形下,根本無法培養出頂尖人才的

這幾年中國跟台灣有錢、有設備有人才後逐漸發表許多很好的研究成果,只要再這樣持續下去,就會拉近跟美國的差距

諾貝爾獎得主做的都是非常艱深的研究,沒有一堆博士人才當後盾幾乎是不可能做到這完全不是在做基礎教育,千萬別把研究跟教育混為一談所以用諾貝爾得獎來評斷教育方式的好壞是非常不適當

培養諾貝爾得主不應該是國家教育的目的,政府應該要做提供基礎跟教育公平,讓全民都能受到好的教育。

所以用國家產生多少諾貝爾得主來比較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客觀,也沒有意義的。

只要持續穩定發展,改善環境、制度跟法治,以台灣跟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必定能為社會跟人類做出很多貢獻,這應該比在乎得多少獎更重要。

 

=========================================

黃全愈:亞裔混血虎最易成功
 
記者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February 27, 2014 06:00 AM
 
 
 
 
 
「虎媽」(Tiger Mom)已過時,「混血虎」(Hybrid Tiger) 當道!日前獲得紐約時報書評大力推薦的華裔教授黃全愈(Quanyu Huang)新書「混血虎─亞裔孩子巨大成功的秘密」(Hybrid Tiger:Secrets of the Extraordinary Success of Asian-American Kids),提出走出傳統嚴格訓練的「虎媽教育」迷思,採取融合「中國家庭教育、美國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三腳架」模式,才是亞裔下一代讓成功穩穩扎 根的真正秘方。

此書由Prometheus Books出版。黃全愈在這本新書中,主張孩子必需在「隨時掛念孩子教育」的中國家庭觀念上,加上美國學校「開放思考」的教育方式,以及美國社會「獨立作 業訓練」的薰陶,三方並進才會獲得最大成功機會,這項全新說法,不僅贏得紐約時報書評的專文推薦,並同時獲得多位美國最佳高中校長聯手為「混血虎」背書。

目前在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任教的黃全愈,專注中美教育研究多年,他提到自己從1988年到美國求學,兩年後才把當時五歲的孩子從中國接來團聚,也因為小孩的教育,理解到中美教育間的差異與優劣,更進一步產生莫大質疑與好奇。

黃全愈早於2000年在中國出版暢銷書「素質教育在美國」,就提到有關中美教育的差別。他說,以每年舉辦的「奧林匹亞高中知識競賽」為例,中國學生幾乎囊括這項比賽的大獎,而美國高中生在此比賽中大都成績平平。

反觀全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獎,美國卻成為「得獎常客」,而原本「贏在起跑點」的土生土長中國人,卻反而成為諾貝爾「稀客」,黃全愈強調,這就是中美教育的不同。要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競爭優勢,必得融合中西教育,才能培養出最具成功條件的孩子。

黃全愈在新書中分析,混血虎首先要擁有「教育至上」的父母,這也是傳統中國家庭「凡事以孩子教育最優先」的理念,「一早起來,爸媽第一件事就是要想著孩子的學校功課品質,是否需要加強,學校學習的方式,是否需要改善等」,黃全愈甚至主張為孩子「孟母三遷」都不為過。

之後,讓孩子在美國學校教育的開放環境中,培養開放思想與創造能力,此外,美國社會教育的自由精神、獨立態度以及團隊合作,都是養成一名成功「混血虎」缺一不可的要件,這也是黃全愈提出「三腳架理論」的基礎原則。

黃全愈說,「乖乖牌的中國孩子,常常後繼無力」,「以己為尊的美國孩子,總是輸在起跑點」,混合中西的「混血虎」才是未來趨勢的棟梁,他的看法,至少已經獲得紐約時報書評的正面掌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 usa 的頭像
    Taiwan usa

    浮雲遊子的部落格

    Taiwan 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