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跟大家分享一篇關於領養小孩問題的文章,許多沒有養育過小孩的人天真的認為有愛就可以解決小孩不是親生的鴻溝,如果沒有被叛逆的青少年磨練過就去領養小孩,或是借精借卵製造出只屬於自己一半的小孩,我在這裡必須嚴厲的警告這種不成熟的行為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小孩必須是父親與母親雙方經過長時間準備而有的愛的結晶,有些人看到別人有可愛的寶寶就跟著想要一個,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小孩不是大人的寵物,小孩更不是商品,而是一男一女相愛的結晶,大人要學習尊重胚胎跟小孩都是人,小孩會隨著時間長大,會有自己的個性、需要好的教育、會叛逆,父母需要一二十年以上用心的養育,父母如果沒有準備好要完全付出、願意為小孩學習孟母三遷、願意為小孩犧牲一切時,請不要製造出一個無辜的生命,否則將會產生很多社會問題。
我要提醒那些想要去借精借卵生小孩或是想要領養小孩的人,如果小孩將來質疑說不是你們的親生小孩,你們有甚麼資格管時,你們心理如何自處、如何回應。為什麼要故意讓他們一出生就沒有親生父親或母親,甚至質疑大人有甚麼權力這樣做,讓他們一輩子不知道誰他們的親生父母。如果小孩想去尋找親生的父母,你們的態度是甚麼,如果想要故意掩蓋小孩不是自己親生的事實,不能時時刻刻為小孩心理著想的人是應該被禁止借精借卵生小孩的。
如果萬一離婚,甚至再婚,誰是小孩的父母,誰是小孩的祖父母,萬一法律上的父母出事,誰有資格監護跟管教小孩,如何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庭教育將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在部落格裡幾篇文章中一再強調結婚生子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情,而是會影響許多人,提供小孩一個完整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共同的社會責任。
父母對小孩的愛不能有自私的想法,不但不能故意去遮掩小孩不是親生的事實,反而應該要早一點在適當時間告訴小孩所有的實情,否則一旦小孩無意中發現,對父母的信任將完全破滅,對自己也喪失認同,這種傷害不是一句有愛就可以解決的,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請不要去借精借卵製造出無辜的小孩。
看到新聞報導說有些人到處捐卵捐精而有幾百位流落各地的小孩,我必須嚴厲的譴責這些遺棄自己小孩的人,不但沒有替自己的小孩跟後代著想,還將造成許多無辜小孩將來面臨許多風險,許多新聞報導已經顯示人類會因為血緣相近而吸引,陌生的兩方可以從分離千里之外,而在長大後相聚一起成為情人,一些人在結婚時或生子後才發現是伴侶是半個手足,如果各國再不嚴格控制捐精捐卵的行為,世界將會有越來越多同父異母或是同母異父兄弟姊妹產生的後代。
近親結婚生的小孩會有很多基因缺陷,可能造成幾十代不可抹滅的遺傳病,這些因上一代或祖先近親結婚而有遺傳病的小孩們是非常無辜的,他們一出生就有問題應該要怪誰呢,這不但造成社會問題也增加許多無辜人的負擔。如果自己沒有遺傳病,應要誠心的感謝祖先積德,自己更應該堅持延續傳統家庭價值,給後代子孫好的血緣跟健康的基因。
自從有了小孩後,深刻體會到小孩能有健康的身體除了要靠父母辛勞的養育之外,更是許多代祖先累積下來的福氣,每次祭祖,心理除了一再感謝祖先之外,也一再提醒自己有責任讓後代子孫一樣健康幸福,不能讓後代子孫的健康斷送在我們這一代。
這些年陪著小孩長大成人,在小孩成長過程中,體會到小孩同時有父親跟母親、有一個完整的家是非常的重要,父親跟母親不同的個性跟角色對小孩教養是同的影響,所以我一直不贊成因為要工作、移民或給小孩好的教育環境,造成父母跟小孩或是夫妻之間要長期分開,正常完整的家庭教育對小孩是非常重要的。
在經歷小孩的青少年叛逆期,深刻體驗到光靠愛是不能解決許多問題,父母跟小孩的血緣關係提供化解兩代衝突的共同契機,十月懷胎的辛勞、血濃於水親情的力量是化解兩代衝突的良藥,把對祖先要照顧好子孫的承諾化成許多耐心,讓爺爺奶奶、其他親戚與小孩們一起聚會相處,讓小孩感受到家族血緣之間無形的凝聚力,這對培養在海外長大華裔小孩的自我認同感是非常重要。
我認識也看到許多美國人領養中國小孩,他們非常投入小孩的中文教育,周末送小孩到中文學校學習中文跟中華文化,大人自己也跟著學習,犧牲奉獻自己去協助領養小孩長大,有的甚至常帶小孩回中國尋根,建立小孩對血緣的認同感,這才能避免以下文章產生的問題,我對那些無私奉獻的領養家庭致上無限的敬意。
我要對那些一味想要打破傳統家庭價值的人再說一次光有愛是不夠的,愛是需要犧牲跟奉獻,愛是需恆久的忍耐,如果真的為了小孩好,請忍下自私的慾望,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只有一個父親跟只有一個母親。
===============
與珍妮佛一樣,有著黃皮膚、黑眼睛,卻從小喊「白人」爸媽的領養孩子,因此產生「自我認同」受挫,甚至罹患憂鬱症者,遠遠比大多數認為自己「非常愛孩子」的白人父母想像得多很多。
據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奇斯(Margaret Keyes)在2013年在美國小兒科期刊(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領養與非領養孩子自殺危機」報告中指出,領養子女的試圖自殺率,遠遠高出一般非領養孩子的四倍,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曾經被拋棄的創傷,對年幼孩子來說,很容易造成解不開的心結。
她在研究中強調,不管孩子是在多幼小的階段被領養,或是養父母多麼疼愛領養子女,這些領養而與原生父母或是孤兒院的短短生活時期,還是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相當大的衝擊,她主張領養家庭必需要認識到這點,也應該讓孩子了解他們的原生歷史。
在上個月俄亥俄州華裔領養女童艾蜜莉舉槍自盡後,專門探討領養問題網站「斷了的紅線」(Red Thread Broken)發表了專文「紀念艾蜜莉以及所有早逝的領養兒」,由「我是領養女」署名的文章提到,在學校因為族裔膚色而受到同學譏笑、捉弄的經驗,幾乎讓每一個領養兒都在學生生涯受到重擊。
在小學六年級時,被同學怒罵「Chink」的華裔「我是領養女」在文中描述,因為自己的膚色,讓她從此背負著沉重的情緒包袱,發生艾蜜莉自殺事件後,更讓她明白,黃皮膚孩子、白皮膚爸媽的領養組合,對於領養兒女高自殺率、高藥物濫用率、高心理失序率,以及高自殘率,無疑有著因果關係。
文中強調,領養父母單純的對孩子的愛,其實沒有錯,但卻不夠,「必須讓養父母接受族裔相異,未來可能對孩子造成的負面情緒後遺症的相關教育」,同時讓家庭保有不同膚色文化的朋友往來,最重要的是養父母一定要學習並深刻了解「沉默不代表平靜」。
一名華裔領養女付出結束自己生命的巨大代價,是否能引起成千上萬的美國領養家庭警覺,防範任何其他悲劇的發生,是所有愛孩子的父母,最需要省思的生命課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