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女兒明年即將升上高中
我們的高中學區有些特殊課程
請參考這篇文章
美國的兩極化教育

這幾天在跟兩個小孩談談將來他們想做什麼 要走什麼領域
也跟幾個朋友在聊這些領域的教課內容
對於一個八年級的學生現在就要決定將來要走什麼方向
是令人猶豫的
尤其這裡的自然科學課程教法跟台灣是完全不同
六年級一年就只學地球科學
七年級
一年也只學科技與生命科學
女兒現在八年級進入科學資優班開始學物理跟化學各半年
之前所學的自然科學不知還記得多少
什麼都不太懂就要選領域 是太早了

聽一些認識的朋友小孩說唸這些特殊課程的學生畢業後
也不一定會走高中所唸的領用
這就好像我大學當初唸的電算系
聽說有1/4以上
同學畢業後從事跟電腦沒有太大關係的行業
所以我是會比較重視那些特殊高中提供些什麼特殊課程內容
有多少選修課程  有多少課外活動社團
這樣才能不同鍛鍊機會
將來進了大學領域才不會太狹隘
當然如果沒有考進去
就是去唸一般普通高中課程

唸什麼高中課程對於將來申請什麼大學科系是有很大的幫助
跟什麼科系將來大學畢業後比較有競爭力跟有前途
這個就像當初我們那個年代的大學聯考一樣
小孩的興趣還不確定
高中時期是很難預測得到未來的職業
在美國好的高中
最後也是以課業成績決定興趣跟職業
什麼科目唸的好 將來就比較適合走那一條路
因為沒唸好的科目 大概也是因為沒有興趣
當什麼都唸的很好時
那未來選擇性就比較多

跟許多人聊到最後
都會講到一個共同的事情
在全球化下 經濟不景氣下 
會建議小孩考慮什麼領域會比較好找工作
雖然女兒八年後才會大學畢業
但有件事情已經是大勢所趨
那就是中國的崛起
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
這絕對會影響美國跟世界的許多行業
也需要更多懂雙語跟有國際觀的人才

語言是可以量化考的
會不會講英文或是中文
一兩分種那就可以判斷出來
但是什麼是國際觀呢
如何給小孩子學習國際觀呢

所以這一篇文章我就順便來探討
什麼是國際觀 跟競爭力有何關聯

有些人
應該說很多人認為
國際觀就是會說英文
對世界有所了解
尤其是現在的先進歐美國家
但是我覺得
英語程度好壞和國際觀程度沒有必然關係
更不應該將的國際觀看成美國觀

時常看到報導說許多台灣政府官員 教育人員
都說台灣大學生跟社會沒有國際觀
因為不看國際新聞 不關心其他區域
這種國際觀的定義讓我覺得很誤導學生

個人在美國唸研究所五六年
也在美國的大學服務 也認識一些在美國教書的教授
美國很多大學生跟家庭根本也不看世界新聞的
應該說連地區新聞也不太看的
好學校的學生 課業壓力大 根本不可能去注意各種新聞
偶爾有時間能看幾個頭條就很不錯了
中下等大學的學生是很混的 上網打電動 放假去打工也都來不及了
怎麼可能會去注意各種新聞呢
這是世界的通病
台灣的教育家一向都是以精英主義來要求所有的人

美國大學有許多國際學生跟教授
越是有名的大學國際學生跟教授越多
這造就了名校畢業的學生除了學術的優勢
一方面來自先天上的聰明與另一方面後天的努力之外
更有許多機會認識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與老師
不過美國大學有四千多所
真的算是有名的大概就是那一百多間
許多台灣留學生跟移民子弟唸的這一百名內的名校 (
全美國前124名的大學)
如果再包括一些因為統計方式造成的漏網之魚
以兩百間來算 那也不過是佔全美國的5%不到

不容否認
這些名校的大學生因為學校有環境
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常跟朋友與教授接觸
會比較去注意國際社會的問題

不過這些名校學生畢業能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
絕不會是因為他們有所謂國際觀
而是因為他們的能力跟學歷
許多大公司或是跨國公司裡有許多的名校畢業生自成一派
他們只請自己的校友
這個跟台灣台清交在一些公司是有共同之處
尤其在現在美國經濟景氣不好時
找工作靠的是人脈跟學歷 不是什麼國際觀

現在許多美國大學生跟台灣大學生一樣
畢業即失業
我有個朋友就說
在華爾街大裁員時
她公司裡那個名校畢業的都沒有被裁到
我知道最近許多朋友小孩大學剛畢業
一些名校畢業的在還沒有畢業之前就有好幾個面試機會
一畢業就去大公司上班 
或是繼續到醫學院進修
而一般大學畢業的三四個月來都還找不到工作
有幾個中等大學畢業的 想申請進醫學院唸書
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這真的是讓人感覺有天壤之別
同樣都是第二代移民 遊走過幾個國家
我想這現象跟國際觀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連這些中等大學畢業的學生都是如此遭遇
那很難想像大多數中下等大學畢業的學生該怎麼辦
時常聽起在台灣當教授的朋友說
現在台灣大學生素質很不好
聯考(指考)考不到幾分還可以進來唸

我有一篇文章在談美國學校課業問題
女兒的SAT成績單
以台灣的標準
我相信大多數的美國大學生也是屬於素質不好的
美國高中畢業率大概在七成左右
這還是平均值  有些爛學區的高中畢業率不到三成
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唸書比率 62%左右
進入四千多所大學後六年的畢業率只有56%左右
美半數高中生能上大學僅一半畢業
連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都非常擔心美國現在大學畢業率太低的問題

由這幾個數字來看
美國大概只有24%左右的人是大學畢業
美國的人口普查局資料是27%
這還包括兩年制的社區大學
按照台灣的說法 絕大多數的美國人素質是不好

因為美國的教育品質不好
所以歐巴馬新政提出四個改革
所以許多台灣教育人員一味的以美國為師
這真的大錯特錯的事情

說實在的
在美國待這麼久
並不覺得 一般的美國人比一般的台灣人更有國際觀
許多美國人的世界時勢 地理跟歷史知識比台灣人還要糟
很多美國人甚至一輩子沒有走過幾個州
更別提到其他國家去旅遊過
這個可以從許多美國政治人物談話得到認證
前總統小布希 前副總統奎爾時常惹出一些國際笑話
美國打的許多仗也都沒有贏

許多人會覺得先進國家人民有國際觀
那是一些台灣官員跟教育家長期以先進國家
或是進入跨國公司為來衡量國際觀的刻板印象
實際這真的是大錯特錯
這幾年的世界局勢跟金融危機印證一個完全相反的事實
許多歐美政府跟跨國公司的高級主管是很沒有國際觀的
他們完全只顧個人利益跟狹小的業務範圍
造成世界局勢不穩跟世界經濟危機
所以這種"刻板的國際觀" 根本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關於經濟問題
我在這裡舉幾個最有名的世界新聞報導當例子

1.
德國銀行要命的10分鐘
雷曼破產還匯入3億歐元
一群中高階主管明明知道雷曼已經宣佈破產
卻仍然匯出三億歐元 給雷曼

2. 
不堪回首 雷曼倒閉的那一天 華爾街7大主管心情告白
一群主管的告白說明了這麼大的跨國公司卻落得如此的下場

3.
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典範 「黑暗金控」高盛幫?
不管是有意無意 
一群高盛幫的財政主管對世界金融風暴必須負一定的責任

4.
花旗人謀不臧 風險失控墜深淵
花旗領導階層長期誤判市場情勢、盲目追求獲利、輕忽風險管理

5. 
國家變投資銀行-冰島破產啟示錄
現場直擊》冰島破產
原來這樣所謂模範發達國家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最後還可能原始的捕魚日子比較實在

6.
永恆的騙局~百年企業通用破產的教訓
紐約時報文章:讓美國汽車業破產
有這麼多精明的工程師 管理家
一個百年的跨國公司怎麼會淪落到破產的地步呢

7. 
馬多夫玩老鼠會 華爾街大騙局揭密
馬多夫涉嫌詐騙500億美金
包括許多有許多精英專國際大銀行 投資公司 研究機構等等都被騙
這傢伙還曾是那玆達克(Nasdaq) 的主席
美國的監管當局(SEC)有多少專家 卻被指在睡大覺 造成社會的重大事件

8.
世界通訊(WorldCom)弊案 魔幻會計+虛胖財報=毀滅
跨國會計事務所在這個醜聞事件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
Enron破產內幕及金融背景分析
複雜、黑箱的財務操作,騙倒了華爾街和老財經記者

10.
美國十大破產公司

以上這些例子
哪個中高階主管不是有所謂的"刻板國際觀"
所以不要再迷信進入跨國大公司就是有國際觀 就是有競爭力
不要再以歐美國家的價值觀或是作為來定義國際觀
因為這種國際觀都是很短暫的並不能保證永久的成功

我小孩這樣的第二代移民
他們本身就起碼有機會走過兩三個國家
跟體驗東西兩種不同文化
按照國際觀字面上的說法來看
他們應該是比較有國際觀
但是旅遊過幾個國家 體驗過幾種不同文化
就會有國際觀嗎

前些天 我跟兩個小孩子們說
上星期聯合國 (UN)在紐約開會
跟G20 在匹茲堡開會
女兒就問我說 UN 是什麼 有什麼作用
兒子馬上一臉不可思意的問女兒說
什麼 你不知道UN 是什麼
女兒說學校現在才剛開始教美國的歷史 怎麼會知道
我要兒子稍微解釋一下
確定他真的懂
而後我再把整個聯合國由來跟這些年來的作用詳細說明

我在這裡借這個比較來說明
有些表面國際觀的知識是可以從學校學到
但是有些是必須自己主動去學習得到的
像女兒在國中的社會科在資優班唸了已經第三年
而兒子才六年級 對於世界局勢懂得卻比八年級的女兒多很多
因為兒子時常看CNN 網路新聞
不過我也跟兒子說
不要太相信CNN的說法
每個媒體都有固定的政治立場
看事實就好 他們的評論自己要能思考判斷對錯

講了這麼多
國際觀到底是什麼東西 怎麼樣才能對自己有幫助
我個人對國際觀的定義是
國際觀這個"國"字
不只單單是指國家 也可以指縣市鄉鎮 社團 業務領域  個人等
只要是跟自己的有所不同
就是國際
了解比較任何兩者間的不同就是國際觀的中心所在
放開內心的意識型態
多聽 多看 多想 以長遠而不同時空背景來了解體會跟處理事情
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並且有最壞的打算風險管理
對所有的人物跟事情保持審慎樂觀的質疑態度
隨時想到三五年後要如何繼續下去

大的方面像是不應有鎖國觀念
應該了解中國如何從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第一大市場
進而在這過程中謀取利益 萬一沒有獲利該怎麼辦
其實這也就是自由經濟的道理
台灣的康師傅  旺旺等集團掌握這個理論才能在兩岸中獲利

中的方面不應該看短期利益
許多現在的上市公司
為了短期 拉抬股票價格
讓臨時股東 (各種基金)可以獲利
一味用裁員 變賣祖產 等製造獲利假象
如此達到目標公司高層主管可以獲得大分紅
臨時股東也可以獲利了結
最終公司一敗塗地 大多數員工受害

小方面像是懂得待人接物 不卑不亢的與人相處之道
在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時
不要刻意崇拜某些人 或是特別鄙視某種人
心中特定的意識型態往往會阻礙自己進步跟安全
不論是視野 社交圈 就業 待人處世 跟親人相處等等
所以要有國際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開放但是保護自己的心
在吸收新的變化跟活用知識時 也避免掉入陷阱
這樣才會有競爭力

中國古代的許多道理其實就具有很多國際觀的想法
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 那些國跟國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道理
不論是儒家思想或是孫子兵法
都是現在是許多歐美企業跟軍事的教戰守則
多攝取任何古代跟現代的書籍
多吸收社會跟世界變化資訊
才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相對好的決定

不過 說實在的
國際觀要能幫助就業的機會有限
除非是應徵中高階主管 且自己在領域已經稍有名氣
否則國際觀對於中下階層的位置找工作是沒有太大幫助的
一般的職缺除非運氣好 面試時剛好有得表現自己的國際觀
而這自己的想法又是面試官喜歡跟職缺需要的
對大多數的職缺來說
學歷 人脈 外語能力是決定能否能進入跨"國"企業的入門條件
進入了公司後才能透過各種機會慢慢的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當自己的業務需要跟不同人或是文化接觸時
應該要事先研究一番
不論是好或是不好的方面 一般生活上 各種運動 教育 各種背景等等
在了解對方之後自己才能楚於上風
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這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道理

有機會到其他國家看看接觸不同文化是很好的
多想想別人的跟自己的有什麼不同
自己的優點跟缺點在哪裡
別人的有什麼好 跟有什麼不好
這樣才能增加國際觀的實質內涵
否則純旅遊 看風景對於增加國際觀是沒有太大的幫助
如果能舉一反三 多想想 多了解 多比較
這樣哪怕在家裡看電影也能培養出國際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 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